谋划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 加速打造物流中心聚力发展新经济 示范引领产业转移
今年以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在“谋划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加速打造物流中心、聚力发展新经济和示范引领产业转移”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做大做强专业市场
在农批市场等现有成熟专业市场的基础上,一方面借助阳德路拆迁,加快建材、钢材、五金、农机等业态聚集,推进实施新一轮“退城进园”,培育市场、聚集人气;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各专业市场继续招大引强,以龙头效应带动市场人气集聚。截止5月底,园区各专业市场交易总额达51亿元,其中农批市场交易额超过42亿元、交易量达50.5万吨。
——加速打造物流中心
联邦物理大市场交易稳定,日进出车辆维持在1000辆以上,日平均吞吐量已达10000余吨;近期还将达成与传化物流公路港合作,信息平台已经完成装修、设备安装调度,6月份投入使用后,有助于联邦物流大市场打造成“皖南区域核心公路物流枢纽”。今年以来,园区还洽谈、推进了一批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规模大的第四方、第五方现代物流项目;其中宣城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融合发展集中区拟于近期开工建设,北斗宣城智慧物流园项目在今年徽商大会上签约,志宏物流、川山甲供应链、迅捷物流等一批项目在谈。
——聚力谋划新经济平台
电商平台、科创平台、企业孵化平台打造成效显著。与宣州区政府签订了共建电商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推动“市区一体化”共同促进市、区两级电商产业集聚和提升。百汇大厦作为园区第一个轻资产项目孵化平台,已入驻运营阿里巴巴宣城·黄山区域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和365便利生活皖东南总部,上街去、供销E家等一批电商企业和台湾L3D 360全景相机生产和云服务项目科创团队确定入驻。借助旅游商品博览城平台,与颐高集团合作打造“太白小镇”。服务“一带一路”的中非企业孵化器项目已在徽商大会签约,将通过设立中非企业孵化国内总部和尼日利亚孵化基地双核,将非洲当地资本结合中国的原材料、技术、设备和管理,在非洲孵化出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工业(副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以及轻工产业)或农牧业、贸易、服务业企业。
——引领示范产业转移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作为我市合作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样板工程,我们搭建了羽绒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机制,各项建设全面加速。新峰、明佳、鸿雅3家企业正式生产,柳桥(新桥)羽绒一期完成设备安装,正在调试,即将投产;荣达羽绒完成桩基施工;柳桥二期竞得项目用地;三星项目用地待土委会审议后出让;新塘羽绒、企鹅羽绒年内动工建设;柳桥三期家纺项目(恒迪寝具)已达成一致意见,正式落户园区,标志着承接新塘羽绒制品企业落户宣城工作进程加快。立足于羽绒全产业链,重点在羽绒家纺企业引进上下功夫,确保年内2家家纺企业动工,2个家纺项目签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