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 羽舞飞扬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开展“翼展宣城梦,绿筑未来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园区新塘羽绒产业园团队成员们被分为7组入企实践,分别走进安徽柳桥家纺有限公司、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等羽绒企业,全面了解羽绒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调研聚焦新塘羽绒产业园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其如何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导向下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绒韵羽情 博物风采
进入柳桥羽绒博物馆,队员们立刻被浓厚的岁月感所触动。博物馆内随处可见具有古色古韵的装潢,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羽绒产业的起源。古老的展品、展览布置和陈列风格都透露出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让人倍感敬畏和震撼。
沿着展览陈列的步伐,穿梭在各种展示品之间,感受着历史的变迁,体会羽绒的韵味。展馆里展出了各种不同年代的羽绒制品,从古代的毳衣到现代的羽绒服饰,展示了羽绒制品的演变过程。团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从羽绒的来源、羽毛交易起源、羽绒制品的发展、羽绒的优点到产业园的发展,全面认识了羽绒的相关知识。
羽绒探秘 科学无限
队员们在羽绒产业园参观时不仅了解了羽绒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过程,还深入学习了化学专业在羽绒产业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发现,化学专业的知识在羽绒产品的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处理羽绒材料的过程中,例如清洗、消毒、脱脂等环节。
在实验室中,队员们目睹了化学试剂如何有效地去除羽绒中的杂质和异味,提升产品的纯净度和品质。他们还了解到,羽绒制品的保暖性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羽绒可以得到更均匀且持久的蓬松度,从而提高保暖性和防水性,延长羽绒的寿命。
绿羽净水 重生清流
参观产业园污水处理系统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关键步骤和原理。通过每十五分钟一次的实时监测和针对氨氮、磷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得知产业园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后的水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表明了污水处理中心在实现高效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
生态之美,水清鱼跃演绎污水治理成效,产业园蓄水池中养殖的金鱼给队员们展示了处理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些金鱼在水中畅游,体现了经过处理的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友好影响。负责人不仅强调了产业园对环境保护的承诺,也展示了治理过程中的成效和实际效果。
绒语相交 言谈飞羽
团队在新塘羽绒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部会议室,与园区管委会、新塘羽绒产业园进行交流座谈。
会议中,杭州萧山新塘街道驻宣联络办主任喻国强介绍了羽绒的基本知识,为队员们介绍如何分辨胶水绒等劣质绒。羽绒凭借一己之力一路攀升的价格,可被看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价格由原先的14万左右一吨迅速提升至如今最低价格50-60万每吨,价格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进一步促进了羽绒产业的蓬勃发展。最后,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竞向实践团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问候,并从理想、担当、吃苦、奋斗四个方面做了重要讲话。
“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都学有所获、践有所感,我们将继续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活动结束后,团队队长蔡思雨同学说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