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科室动态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实施“亩均论英雄” 向土地“要效益”

浏览次数:302 作者: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数字经贸局 发布时间:2024-07-31 14:49:22
[字体: ]

 

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向土地“要效益”,正成为推动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为39.4亿元、3.8亿元,增幅分别达15.2%、12.6%;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由8.4万元/亩增加至10.4万元/亩,增幅达23.8%,实现经济总量和亩均效应“双提升”。

一是实施亩均效益评价。从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对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通过差异化政策,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工业企业集约节约用地水平。2023年,园区参评工业企业2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用地面积1048亩,获评A类企业1家、B类企业12家、C类企业5家、D类企业2家,A、B、C类企业亩均税收分别为25万元、9.5万元、5万元,增幅分别达12.5%、16.4%、38.6%。近期,园区管委会结合2023年“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效,从突出亩均税收分值权重和鼓励企业技改、产值上台阶、扩大外贸、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化了2024年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将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的企业直接确定为D类,加快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质增效。

二是精准开出亩均效益“处方单”在工业企业中实施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企业集聚。2022年以来,园区对独立供地工业企业不动产产权证明进行核查,对非独立供地的工业企业通过影像图调绘,测算出企业承租公摊用地面积等相关数据,健全规上工业企业(含租赁)、供地工业企业全覆盖评价体系。对参评企业实行梯度培育,出台加快羽绒产业转型发展政策,围绕数智改造、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推进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引育3家品牌羽绒制品投产企业、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并引导企业新改造数智化高绒产线6条。

三是坚持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坚决落实能耗双控工作,今年1-6月,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能耗累计7329.49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0.3347吨、同比下降13.11%,单耗仅为全市平均水平1/3左右;鼓励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量,2024年度备案实施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4个,总投资合计1540万元。同时,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目前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中水回用率约95%,尾水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后经循环水系返回生产企业、固废被处理成活性炭产品,基本实现自循环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