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招标采购 打好监督“组合拳”
“你们询价公告中的文件递交和开标时间是否合理?”“通过企查查信息查询,这家响应公司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状态不太正常,是否具有承包工程施工的实力?”规范招采工作是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招采方面指导精神,园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工程招采这一廉政风险高发领域,关注招采工作中的重点项目、重点人、重点环节等内容,探索推行“望、闻、问、切”式监督模式,打好招投标监督“组合拳”。今年以来,参与程序性初审各类招标采购文件30余份,应邀参加询价开标现场监督10余场次。
以“望”监督。“下面核验投标人身份证件,请各位投标人将身份证原件和委托书拿出来”、“经过现场检查,投标文件密封完好,没有拆封痕迹,符合相关规定……”这是园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现场监督国有平台公司招标采购工作的一幕。首先工作人员对开标现场纪律、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等进行检查,接着对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时间、地点、开标方式进行监督,最后按既定表决方式对定标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招标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以“闻”搜集。园区纪检监察工委对照管委会及国有平台公司制定出台的《管委会招标采购工作管理办法》和《公司招标采购实施办法》,逐个检查每一项工程招采工作流程是否合规。同时,活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互联网平台载体,主动搜集招采信息,及时了解有关招标采购项目的相关情况,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让监督的“耳朵”真正活起来。
以“问”摸底。调阅部分数额较大、影响力较大的招采工程项目档案和历年历次巡察审计反馈指出涉及招采问题台账资料,对相应项目的招标经办人、投标人及施工方负责人等进行询问了解,明确各方在项目实施全程中的相应责任。同时对历次招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歧视性、倾向性等问题进行逐一询问,摸清底数,排查风险,不漏死角,全面梳理招投标领域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问题。
以“切”查漏。监督工作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内控制度、非法插手干预招采项目等情况,监督招采工作人员依纪依法依规履职情况,重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进行监督。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坚持“寻根问底”原则,绝不姑息迁就;尤其防范投标方围标串标、骗取中标和转包违法分包等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强化招投标领域监管,切实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下一步,园区纪检监察工委持续加强对园区招采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促进其依法依规实施招采工作,对招投标领域中发现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深挖彻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招投标环境,为东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